汪述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形成合力
新东方网
2015-02-13 15:46
汪述斌 南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赵刚:很荣幸地邀请了广西南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汪述斌老师。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依法治教,吸收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实行监督与支持并举的举措,恐怕是将来教改的一个很深入的话题。汪局长,现在的教育格局当中如何去看待家庭教育领域,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或者展望是什么?
汪述斌:第一方面,教育是关心成长的工作,在传统的思维当中,大家觉得这个成长主要还是孩子或学生的成长,侧重我们下一代的成长。但教育应该是共同的成长,不光是孩子、学生成长,施教者、家长、老师也应该在这个过程当中共同成长。从某个角度和意义上来说,可能成年人的成长更加重要,因为施教者首先必须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积累一定的经验,能够反思,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挖掘一块更为宝贵的东西,然后得到成长,能够去认识自己在教育过程当中有哪些做得更好的,有哪些做得不足的。反思促进了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去推动孩子的成长、学生的成长。
第二方面,现在很多情况下,大家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都认为如果谈到教育的缺失,更多的是学校教育的缺失。我个人认为学校教育当中的确有不足的地方,但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可能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现在在学校,可以说,老师该教的、该提醒注意的基本上都已经讲了,但是学生回到家以后,可能家长们不知道怎么样去教育孩子,甚至也不愿意过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成长。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个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培养出一个大师,不能培养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等方面的一些讨论。那么我就注意到在这个讨论当中,社会更多的是把指向学校教育,认为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但是反过来想,其实这个问题不见得只是提给学校教育的,而是提给整个社会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在孩子的教育当中,家长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割裂比较严重,更为遗憾的是,虽然现在学校注意到这一点,家长注意到这一点,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桥梁的搭建还是比较缺乏。
如何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让更多的人来倾听孩子的声音的理念和愿望能够传播出去,不局限在教育界和研究机构里,在社会上产生一种溢出效应是最关键的。所以这一次参加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我就有一个启发,就是回到南宁市以后,是否可以联合妇联、团委、少工委以及教科所以及一些社会机构,举办一些家庭教育论坛或者家庭教育公益演讲,甚至做成系列性的,听众就是学生和家长,而讲师就是学校的老师、专家,甚至是一些比较出色的家长。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方面努力,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把我们的影响做得更大一些,才能够让家庭,包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倾听教育的声音,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女儿今年4岁。我教过小学,也教过职业技术学校,但是没有教过学前的孩子。我在教育她的过程当中感觉到,如果缺乏理念可以到互联网去搜集,到书店里去买一些书,甚至参加一些讲座。其实我们不缺乏教育理念,但有些时候缺乏的是一种将理念付诸于行动的一种技术和理念层面的结合。举个例子,我女儿现在4岁半,有的时候她吃饭时间太长,你怎么样去教育她,这就是很大的学问。是强制性的,还是诱导性的,还是给她自主,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关键还是要靠家长自己,把自己听来的东西和理念,结合实际情况融合起来,才能够找到教育和启发孩子的最佳方法。
我自身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尚且在这方面有困惑,所以今后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资源融合起来,不仅让大家能够从理念上得到提升,同时还要把理念跟操作技巧结合起来。也希望今后新东方能够在这个方面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们也很愿意能够跟新东方进一步地探讨,在南宁把家庭教育的事业发展铺开,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主持人赵刚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蔡安)
留言咨询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