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一民:“教”在学校 、“育”在家庭,做好孩子习惯培养
新东方网
2020-11-07 16:25
主持人(左):乔蕾 新东方比邻外教CEO
嘉宾(右):金一民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总校长
后疫情时代,孩子如何真正拥有美好的童年?
疫情时期,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变了,如果说疫情时期的线上学习是临时性、被动的。那么,未来这种学习方式将是一种常态,需要主动去适应。
云端学习需要孩子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种素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体现在如何去辨别、如何去选择、如何去组织,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是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面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这也是未来学习者的一项重要素养。他考验的是孩子的综合素养,包括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对新兴事物的思辨。我觉得这是孩子们拥有美好童年的基本素养。
金一民 苏州市平江教育集团总校长
后疫情时代,完美的家校合作是什么样的?
谈到教育,总会被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其中以学校和家庭教育为主,但两者各有侧重。
用一句话来总结:“教在学校、育在家庭”。两者不能极端割裂开单独培养,但是家庭教育的重点还是在“育”。学校教育是集体性教学的方式,家庭才是适应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孩子人格的培养、精神的发育,在家庭重要环境当中是比较合适的。孩子对问题的看法、情感的变化思考是可以在家庭中敏锐感知并且给予合理引导的,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点
但现实中,“教”在家庭,“育”的功能淡化了,这就造成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所以,希望家长要定位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不同点,两者互补,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家长认为辅导作业是学校的事,自己做不了,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应该辩证思考,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不同特点来看。
小学低年级,家长对孩子学习进行指导是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写作业过程中,往往会暴露他个性问题,这些问题老师会关注,但是可能做不到全面深入关注。作为家长,对孩子学习进行一些了解、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学中高阶段,因为你不能去左右孩子了,对孩子的指导可能要淡化了,但是还要根据孩子不同的点(独立性、自主性程度等)给予不同程度的介入。
不过,我们在作业指导中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辅导作业讲到抓狂反而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是家长在辅导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优秀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从目前评价体系中,我的孩子算是非常优秀的,她是当年江苏省苏州市的高考状元。后来媒体采访问: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其实没有特意为她去安排一些课程,进行一些指导。我觉得可能是从小培养了良好的习惯,特别是努力培养她成为一位自主学习者。
对于孩子来说,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和我爱人都是从事教育的,吃完晚饭,我们会备备课、看看书。孩子看爸爸妈妈在看书,那我也看书,在模仿学习中养成了专心、专注的习惯。所以,我女儿从小特别喜欢看书、特别喜欢学习,这也造就她后续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
我觉得家长们对优秀孩子培养的关键还是放到常识习惯的培养上。习惯的培养是综合性的,家长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
一代又一代家长怕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您觉得有起跑线吗?有必要焦虑吗?
起跑线存在,也不存在。起跑线不是一群人站在同一个横线上一起跑,比谁跑的快。起跑线对每个孩子来说,是起点,每天都是起点。
所以,孩子不是在某个时段加大力度跑,而是在每天、每时。
家长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一个长远的成长规划,相信每一天努力一点点,他就能取得持续的进步。所以,家长不要焦虑,不要说我今天已经落后了,其实,成长道路还有很长,让孩子充满成长的自信。
所以,起跑线更是一种横向的比较,但我们的起点是对孩子个体纵向成长的一种观察。每天认真、投入的学习,我想一定能够成就他美好的未来。
学校培养什么样孩子才是成功的?
除了大家比较关注的成绩优秀以外,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
第一, 德才兼备。我们平江实验学校校训是“德润文光”,德才兼备,这是传承百年古人的一种理念,也是儒家的一种理念。
第二, 身心俱健。所谓身心俱健是身体和心理。体制的、体格的教育,是当下家长比较忽视的,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是孩子生命成长的一个基础,学校家庭在这方面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第三, 勤智共生。“勤智共生”中,情感教育的培养尤为重要,包括语言交往、社会性能力、社会性素养。
所以,只有做到德才兼备、身心俱健、勤智共生才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向。
您理想中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家长是孩子生命的贵人。这个生命不仅仅代表生理的,更是精神生命的贵人,这个贵人就是给孩子成长的支持:以你对世界的理解,基于儿童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积极引导他,让他能够健康成长。
其次,家长要成为孩子重要的他人。
如何成为重要的他人,家长应该是观察者而不是监视者。了解他、走近他、关心他不是监视他。
曾经媒体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你的爸爸妈妈真的关心你吗?100%的家长都认为自己关心孩子。但统计只有40%左右的孩子认为家长是真正关心他的。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双方的,你付出的关心孩子能不能感受到,他能不能接纳,甚至他能不能回馈给你,这些都需要关注。
这个过程中,家长是一个支持者而不是控制者,家长和孩子是同行者,大家一起成长。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自己也在成长,这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培养优秀孩子很重要的一种理念。
关于校园暴力,学校、家长和学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在孩子身上,特别在孩子面前,我们不能把这个话题扩大化甚至严重化。我觉得孩子们应该感受的是温暖的校园。孩子之间的情感是单纯的,基于童伴之间的友情,这是主流。
校园暴力肯定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从哲学层面讲,有人的地方肯定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可能就会存在一定的暴力。学校和家庭在这方面不要把它扩大化。
首先,要做到内紧外松,要对校园暴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一种平等民主、关心关怀关系的基础上,让孩子把他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跟老师、家长进行沟通。
其次,学校和家长及时主动观察,敏感去感知孩子们的变化。有的孩子可能之前蛮开朗的,但到了某个阶段表现出了敏感,情绪变化,那要深究其原因。
怎么样培养出来孩子真正热爱学习的状态?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理想中的孩子是自主学习者,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主学习者。孩子如何成为自主学习者?我认为教育要回归常识,从基本的道理、规律去探寻。
第一,孩子要具有成长心态。他相信努力比能力更重要,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去解决。老师和家长不能灌输给孩子一个概念:你天资聪明。他会认为我不需要努力。
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信,让他相信我通过努力比别人多付出我就能够成长,这种心态其实很重要。同时,在日常教育、学习和生活当中,老师家长要注意一些简单粗暴的责骂、惩罚,会打消影响孩子的成长心态。
第二,具有自省品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能力。
我女儿小时候,房门上有一个德行榜,包括:每一天什么时候做什么的计划,每天晚上妈妈会跟她进行沟通确认今天有没有做到,打了几颗星,我们称为反思,每周也会统计,让孩子能够看得见自己的努力。
你不要跟她讲大道理,小孩子不懂,但是能够看得见自己的进步给予相应的鼓励,比如她喜欢做什么给她一个机会,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步调整修正自己。这样就形成了她反思自省的品质。
第三, 有适应性的品格。
在当下,适应性非常重要,尤其是疫情带来的变化。有的孩子在家长监督下、在学校课堂上能够认真学习,但是没有了家长、老师就不行了。所以,在不同环境当中要培养他的适应性。
想看高峰论坛现场实时播报吗?精彩内容尽在交流群中分享~
留言咨询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