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留学:留学生活大盘点
沪江日语2019-10-22 00:22
留学安全需注意
一、关于两国关系的担忧
虽然现在整治局势比较紧张、但是日本人都很和善,基本没有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所以在这方便大家尽可以放心。
二、地震和核辐射
按原计划留学的学子避开重灾区
学生赴日留学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神户、群马等地,其中东京是最多的,而此次地震重灾区仙台只有一所东北大学,留学学生极少。
虽然仍然赴日留学,不过由于此次东北及关东地域受影响大,避开重灾区成为留学生选择学校的首要前提。对留学生而言,要不要选择东京的学校则成为最纠结的问题。日本东北地区原本便不是中国留学生包括留学生申请的热点地域,但东京历来是留学生集地。而此次受福岛核辐射影响,很多留日申请者可能会离开东京,更愿意选择大阪、名古屋、福冈等位处关西的学校就读。
对长期留学应无影响
据统计,日本是中国留学生五大留学目的地国家之一,目前,在日约有7万多名中国留学生。虽然关于日本留学的咨询量有所下降,但业内人士表示,对部分学生的长期留学规划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三、生活安全
日本是世界上社会治安环境较好的国家之一,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犯罪率较低,是十分适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日本留学,由于在语言、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生活常识,更顺利地融入日本社会生活中。
日本所有地区都有负责管辖该地区的警察署,并且每个警察署下面设有派出所。在派出所工作的警察通过巡逻等方式来预防犯罪活动和交通事故。日本的报警电话和中国相同,均为110。
【紧急事故处理方法】
遇到打架、伤害、恐吓,偷盗,绑架,人身侵犯,杀人、抢劫,交通事故和其他紧急情况都可以报警。留学日本报警时需要冷静地,清楚地向警察报告:
①发生了什么案件?
②在哪里发生的?附近明显的建筑物名称等。
③什么时间发生的?④现在的情况怎样了?
⑤报警人的姓名等。
在日本,火灾的报警电话与紧急医疗救护电话都是119。在拨通电话后,应该首先告知对方是发生了火灾,还是需要叫救护车。需要提醒的是,日本的救护车的使用是免费的,但前提条件是在紧急情况下。一般的疾病,请自行到医院就诊。
【丢失了钱包的处理方法】
首先,应该确认钱包丢失的大致范围。比如商店、车站、公园等。立即向相关的工作人员咨询,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然后,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向警察提交“遗失报告”,在遗失报告上填写丢失物品的特征,丢失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失物被找到后,警察会通过打电话或者寄明信片的方式来通知失主。当然,捡到别人物品时也请交给附近的派出所。
【烟酒类商品的购买限制】
日本规定,所有的店铺都严禁向未满20岁的未成年人贩卖香烟或酒类。在自动贩卖机购买香烟时,也需要提供专用的年龄确认IC卡。为了减少因吸烟对自己及周围人的健康危害,现在很多城市的街道,商店餐馆等公共场所都是禁烟的。在京都一些主要街道吸烟者,将受到罚款处罚。
【留学日本的交通规则】
自行车
·日本的车辆都是靠左通行的,自行车也需要靠左通行。
· 自行车在人行道通行时,需要礼让行人。严禁按铃铛,让行人避让。
· 自行车夜间行驶时,必须开车灯。(一般的自行车都附带车灯。)否则,将处以5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 严禁骑车搭人。(6岁未满的幼儿搭车除外),否则,将处以2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 严禁酒后骑自行车。违反者将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
·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闯红灯者将处以3月以下拘留或5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 严禁在雨天骑车打伞。大家可以从中国购买雨披带到日本使用。
机动车
已经持有中国的机动车驾驶证,是否可以在日本开车或骑摩托车?持有中国驾照者是不能在日本开车的。需要将中国驾照转换成日本驾照后,才能驾驶车辆。相关的情况可以向当地驾照考试机构咨询。另外,在日本骑摩托车或轻骑等也是需要相应驾照的。在这里需要向来日留学的同学特别说明,由于日本的道路情况和交通法规与中国完全不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都是巨大。所以,在学习期间,最好不要考驾照或者驾驶机动车辆。
【地震的应对措施】
防震对策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无论是房屋的抗震性能还是防灾意识,防灾准备都是可圈可点的。因此,对于小的地震,完全不必过于担心。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可以做适当的准备。
· 确认公寓的安全通道的位置,以及房间内房屋结构最安全的地方。
· 平时在家准备一定的饮用水或饼干等食品。
· 将护照、外国人登录证,存折等重要物品放在安全,便于自己拿取的地方。
· 准备适当的应急物品和救护用品。
发生地震时
· 需要立即关闭正在使用的厨房煤气或浴室热水器的煤气。防止火灾。
· 打开房门,以便逃生。
· 如果大地剧烈摇晃时,请不要马上惊慌往外跑。先躲在没有物品坠落危险的,比较结识的桌子旁。待摇晃稍安定后,再逃到室外。请勿使用电梯。
· 到离家较近的避难场所避难,并通过广播电视等了解最近情况。
· 及时向学校、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还可向大使馆求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