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游学高峰论坛:远行的意义——发现自我
新东方国际游学 2015-05-26 09:37

  谢思涛: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

  1852年,一个中国人乘坐一艘舢板,从福建出海。他的目的地是美国旧金山。在海上漫无边际的旅途中,他在床板上刻下了一首诗:

  咸丰二年造金山

  担起遥仙万分难

  竹蒿船,撑过海

  离妇别姐去求财

  吾挂房中人女

  吾挂二高堂

  那一年,和这位作者一样,怀着对家人的牵挂,期待着远方的财富,两万名中国人相继踏上了旧金山的土地,以华工的身份, 开始了开拓美国西部的漫漫征途。

  2010年,一个半世纪以后,我拉上行李箱,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告别了泪眼茫茫的父母,和十三万中国人相继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以留学生的身份,开始了新的旅途。

  目的地一样,目标却不同。作为开拓者,我们的前辈一直在追寻“下一站”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生存。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不用承担过多“生存”的压力,我们有一个能够随时接纳我们的家,我们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安心的探索生活的多种可能。

  在美国4年,上学、找工作、教书。留学既让我认识了世界,也重新定义了自我。回想起来,我思索最多的并不是自己“下一站”在哪--而是“我是谁”。

  2010年8月,我见到了第一个迎接我的哈佛的老校友。他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中学教书,一教30年。他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即便你起点很高,身价很耀眼,也要坚持做平凡,重要的事业,即便它在别人眼里可能再平凡不过。

  2010年9月,身为英语专业,从没学过心理学的我,上交了第一次在哈佛的作业--一篇心理学的实验对比报告。我体验了和美国同学一起熬夜的感觉,也在宿舍的地下室刷夜时结识了一群美国“学霸”。只要相信自己,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2010年12月23日,冬季假期开始。我登上了有“美国春运专列”之称的灰狗长(Greyhound),连续赶38小时的路,去相隔1500英里的某地看望一位忘年之交--一位打过越战的退伍军人。在他的农庄里,这个本科学习金融的老人教我开拖拉机,打枪,巡逻,管理农庄。他用经验教育我: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不学习,不挑战,你永远跳不出自己设置的条框。

  2011年5月,在毕业典礼上,被学校授予终身成就奖的老教授用沙哑,缓慢,但有力的语言对我们说:“从哈佛走出去后,并不意味着你们比别人了不起,但人们会更愿意聆听你们的声音。”她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哈佛校友的责任-谨慎的对待言词,负责的做事。

  2011年8月31日,我在学院图书馆门口遇到了学院的一位50年教龄的老教师。那天,我刚上完了人生中第一堂课,而她则刚上完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她握了握我的手说:“Good luck with the rest of your journey!” 那一天,我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它一直给我勇气,让我坚持教育事业。

  留美四年,我更愿意被称为“一个坚持做教育的人”,而不是“精英海归”。

  每个人都有远行的机会,无论是留学,旅游,外出访友,你都会看到更多的风景,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行走对我们最有益的,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趁着年轻,走出去,用心观察,在每一个人身上,你都会发现与你相似的部分,值得你学习的精华。你的经历越丰富,自我认识就越完整。

  无论你的远方在哪,走出你的“自我”,去发现人生更大价值吧!

  (新东方游学十周年高峰论坛活动“一次游学,受益一生”,于2015年5月,在全国多个城市联动,携手近千名青少年,与世界同行,助力每一位孩子的成 长与梦想。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归精英、新东方集团培训教师、新东方游学成长规划 师到场,为千万中国家长和孩子带来新锐的国际前沿思想碰撞并权威解析中国家庭教育、国内外教学差异等,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出国规划、人格塑造和独立成长精 心打造一场教育盛典。)

  详情请戳》》新东方游学十周年高峰论坛

  预约电话:4006503332

(责任编辑:蔡安)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