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圈出现了一批腾讯企鹅,记录用户的“QQ个人轨迹”。然而在QQ出现以前,它其实有一个范本为ICQ,而QQ的本命则是OICQ。那么ICQ和OICQ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有关QQ前身OICQ和ICQ的发展进程。
1996年,ICQ横空出世,瞬间风靡全球,这款软件是由三个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联合开发的,当时他们的想法是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他们为新软件取名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ICQ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他们成立了Mirabilis公司,向注册用户提供互联网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 IM)服务。ICQ的使用用户快速增长,6个月后,ICQ宣布成为当时世界上用户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第7个月的时候,ICQ的正式用户达到100万。一直到1998年,两年的时间,这款软件已经完全垄断了中国的即时通讯市场。正是在同一年,ICQ嫁入豪门,美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成为美国最大的互联网集团AOL公司旗下的产品,此时其用户数超过1000万。天时地利人和,地位似乎不可撼动。
在1998年,美国在线(AOL)购买下ICQ以后推出更多功能的99a、99B、2000等版本,但同时于ICQ内加插了广告。内建了搜索功能使软件变得臃肿,加上不太受欢迎的广告栏,且MSN Messenger、SkyPE等软件推出,令使用ICQ的人有下降的趋势。后来Mirabilis公司推出了简化版的ICQ lite,只含有ICQ最基本的功能。
2005年2月7日ICQ 5发布。不久,ICQ与香港电讯盈科合作推出Netvigator ICQ 5,除了部份界面的文字被翻译成粤语外,更加入多项切合香港网民使用习惯的新功能。
2010年1月19日ICQ 7发布。不过,官方版本不再支持繁体中文。在画面上,排版更像 MSN8 的设计,而且可以与Facebook等交友网站消息互通 及 汇入各电邮地址的通讯录,所以较之前一直以来的版本更用户化。
2010年4月29日据国外媒体报道,AOL和俄罗斯投资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周三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协议,DST将以1.875亿美元收购AOL旗下ICQ业务。
2011年11月15日新版ICQ官方免费iPhone及Android App发布。加入类似WhatsApp及MSN的用法及功能,启动后就不用每次登入,长期在线,用法类似SMS或WhatsApp。由于 ICQ 突然发布了手机程序,迅速引起了大量用家的注意,并有不少用家重新再使用 ICQ。
而反观QQ的发展史:
1997年,马化腾接触到了ICQ;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11日(后来,马化腾也曾戏称“腾讯公司的生日被马云弄成双11购物节了”)。
在1999年,QQ的前身出现:OICQ99a版本发布,拥有中文网络寻呼机、公共聊天室、传输文件的功能。2000年,:OICQ 99b版本发布,标志着QQ的雏形已经形成,这时语音聊天的功能已拥有。
2001年,腾讯的OICQ 2000研发出来,其具有Tencent Explorer、隐身功能、移动OICQ等功能。
2002年是QQ举足轻重的一年:QQ 2000正式改名为QQ、发布视频聊天功能、QQ群、QQshow。
2003年QQ注重体验和创新:QQ 2003聊天场景、捕捉屏幕、给好友播放录影、QQ炫铃。同时推出QQ游戏平台,同年11月,因移动QQ业务的开展顺利,腾讯成为“移动梦网”最大的获益者。
2004年QQ在不断的进行着技术创新:QQ 2004 新增个人网络硬盘、远程协助、QQ小秘书。
2005年QQ宠物和空间诞生,一开始被当做MySpace的中国版本,后来又被看成Facebook的追随者:QQ 2005新增QQ宠物、Qzone、QQ通讯录、QQ音乐。同年10月27日,腾讯在北京为QQ2005版本举办了创始以来的首次,也是截止目前的唯一一次新品发布会。
2010年QQ全新皮肤:QQ 2010全新皮肤引擎,QQ大视频,多问题验证。
2013年QQ版本蜕变:2013增加讨论组升级可传文件发语音消息、群视频改版支持屏幕分享。
然而,腾讯发展至今,一直被弊病是一家“没有梦想”的企业,过去这些年,腾讯从一个桌面即时通讯工具进化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帝国,是全球互联网公司失控性进化的先行者和光辉典范,由于这样的一种发展方式并无先例,如何才能持续成功进化,腾讯管理层一直在努力地探索,我们也一直在紧密追踪观察,到了今天,是时候进行一次小结。
网上部分网民可以从两个层面总结:
第一个层面是产品层面,其中腾讯最重要的产品——微信,仍然在高速进化中,微信支付取得重大成功后,小程序发展得越来越好,连接一切的能力越来越强,俨然成了一个超越iOS和安卓这些底层操作系统的更高级的商业操作系统,未来还有很大的进化空间(不过,产品层面的总结并不是我这篇文章的主题);
另一个层面是公司发展战略层面,3Q大战之后,腾讯的战略有了重大调整,时至今日,感觉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腾讯宣称公司的使命就是“连接一切”,这当然非常有见地,一个公司连接的数量越多,强度越强,维度越多,进化力就越强,公司就越有价值。我们再深入思考,连接为什么可以促进进化呢?连接这个动作本身和进化并没有关系,但通过连接,公司获得了大量的数据,正是这些数据促进了公司的进化,所获得的数据数量越多,维度越多,公司进化的潜力就越大。
最新热文推荐:
(责任编辑:Hui)